Wednesday, December 2, 2009

惠理基金主席谢清海:做亚洲的巴菲特

惠理基金主席谢清海:做亚洲的巴菲特
作者:孙媛 来源:证券时报 2009-11-24 08:13:13
  惠理基金(Value Partner)是香港首家上市的基金公司,近10年来,惠理基金所管理基金的年均复合净回报率尚未低于20%。金融危机期间,欧美系基金纷纷遭遇赎回,惠理基金凭借其作为上市公司的监管透明维系了大量长期投资者,旗下管理资产即使在去年最坏的四季度仍维持在30亿美元以上,今年9月底管理资产规模已恢复至46亿美元的正常水平。日前,证券时报记者走访了惠理基金的掌舵者谢清海。

  逆向投资的投资策略

  在香港,谢清海被誉为“亚洲的巴菲特”,这跟他与股神巴菲特拥有同样的价值投资原则不无关系。谢清海表示,惠理基金20年来始终秉持“自下而上逆向投资”的投资原则。“与按照宏观经济—行业发展—行业个股自上而下的选股方式不同,惠理擅长自下而上的选股方式,因此不会特别关注哪个行业,而是更看重公司本身。”

  谢清海表示:“成功运用逆向投资原则需要七项技能。第一是选择的原创性。中国概念股至少7000只,可分为被低估的、正常估价的和高估的。如今被媒体广泛报道的往往为后两类,而我们关注的被低估的股票大约只有5%的比例;同时,会避开大多投资者研究和关注的大城市,去偏远地区如西部地区,寻找优秀的有潜力的公司进行投资;另外,不盲目趋同市场走势,在市场好时趋于谨慎,市场差时反而敢于冒险。” 谢清海原创性投资策略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就是比亚迪,在巴菲特持股比亚迪而吸引众多香港投资者纷纷跟风买入时,谢清海就以6.26亿元的丰厚获利见好就收。

  第二是调查研究。谢清海的投资方式与其做记者的经历相关。曾在《亚洲华尔街日报》及《远东经济评论》做财经记者的谢清海,在从事新闻工作的时候就十分擅长对上市公司进行调查性报道,这些经验成就了谢清海对于投资价值的敏感性。“在选择公司的过程中,我们坚持3Right,有潜力的行业(Right business)、出色的管理层(Right people)以及合适的购买价格(Right price),而这一定需要前期充分的调查研究。”谢清海如是说。“我们使用的是传统的价值投资的调研方法,即格雷厄姆和多德的传统调研法。”

  第三是做正确的决定。谢清海透露,他的投资错误率达到了33%,占三分之一,但是有三分之一的决定是正常的,三分之一的决定是明智的,而这已足够让惠理取得优秀的投资业绩。截至10月底,旗下旗舰基金惠理价值基金A系列的增幅达69.1%,而此基金从1993年成立迄今的累计涨幅达到惊人的1623.4%,而同期的恒生指数涨幅仅为300.9%。无论是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海啸,SARS肆虐期间还是横扫全球的金融危机,惠利基金在遭遇大批赎回压力的同时,依然能保持稳定增长。根据惠理上半年年报,其管理资产规模净增幅为26%。

  第四是交易结构。谢清海在其投资组合中大量运用PIPES(上市公司私募股权融资)方式,目前已通过这种方法持有四五十家在港或新加坡上市的公司股份,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并降低了成本。“现在我们基本不在股票市场上买股票,而是和上市公司直接协商以折扣价购买可转换债券等,债券持有人实质上就是公司的股东。”谢清海说,“这有利于我们回归真正的价值核心,我们希望做一个公司的股东,这使我们更关心公司的经营前景和管理层。”

  其他三个原则分别为执行、维护和继续调研。

  基金公司上市有得有失

  作为首家在香港上市的基金公司,当初的上市是迫于还债压力,而谢清海也用“一个严重的错误”来形容当初引进J.H.Whitney等战略投资者的策略。“由于这个错误,我最少损失了10亿美元,”谢清海以后悔的口吻告诉记者,“而我们上市也是为了还清上述战略投资者的债务。”

  基金公司的运作方式本属行业机密,而且公开市场融资对以“代客理财”为主业的基金公司而言属于多余,因此基金公司鲜有上市。谢清海在1995年先后引入两家美国私人公司的战略投资者,后来,两家战略投资者通过2007年惠理上市套现了手中大部分的股权,而惠理公司本身并没有在IPO中进行融资。自此,惠理的投资路径和资产变动都已大白天下,成为其他资产管理公司的参照标准。

  但是,谢清海表示,上市对基金公司来说并非一无是处,而是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。最明显的就是去年金融海啸期间,在众多金融机构失去投资者信任的情况下,惠理基金以透明的财务状况以及投资策略赢得了广大投资者的信任,谢清海表示,客户的信任成功帮助公司业绩在今年年初以来开始稳定增长,期间并没有出现投资者的大批赎回。而今年上半年公司也成功取得36%的基金整体资产加权的骄人业绩,高于同期恒生指数30.4%的涨幅。

  打造亚太区价值投资圣地

  谢清海毫不掩饰自己的金融帝国梦想:“我们希望把惠理打造成亚太区金融市场的价值投资圣地。由于在资本市场筹集了大量的资本,使我们有足够的实力进行扩张。”

  今年11月,美国投资管理公司(AMG)通过旗下全资附属公司AKH Holdings LLC,共斥资3600万美元购买惠理集团有限公司5%的股权,共计8082.8万股。今年8月,惠理以2235万港元的作价出售旗下全资附属公司盛宝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50%的股权,以借此发展涵盖在港交所上市的H股,红筹股以及民企股的ETF,并将于港交所进行买卖。这一标的最终被中国平安(601318)获得。谢清树表示:“与平安合作的目标是希望透过盛宝香港,在中国内地、香港以及海外市场分销交易所买卖基金产品,并能为我们下一步在中国内地以及台湾的扩张奠定战略基础。”

Monday, November 30, 2009

工作的前途在哪裡?

許多上班族經常憂慮的,是朝九晚五的日子要過到何時?什麼是上班族的職場終點站呢?
這個問題,其實並沒有標準答案,而完全要問自己。
許多人會出現職場前途茫茫之感,很多時候是來自於無法認同公司的管理文化或產業氣氛,導致向前望去,盡是一些無法苟同的狗屁倒灶之事,因此心生厭倦,卻又不知脫困之道,負面與消極的情緒便由斯而生。
"既然我無法改變外在環境,那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呢?"許多自殺者,生前也是如此悲觀,因為他們找不到改變命運的方法,因此乾脆自我終結生命。
上班族如果萌生這種不知前途在哪裡的想法太久,卻無法快快扭轉這種負面情緒的話,我覺得,這也終究將步上一條慢性自殺的職場之路。
什麼叫職場慢性自殺呢?這就是當你上班時,你只想過一天,算一天,蠅蠅苟苟,能混就混,目的只為了領薪水、等退休,這就叫慢性自殺。
我們舉目往職場望去,慢性自殺的上班族還真的不少,很多人終其一生只為了等一份退休金,而等到退休金領到了,他只想繼續等著一塊肥沃的土壤,好躺在那裡等著兒孫懷念。
但問題是,兒孫們為何要懷念一個生前打混過人生的父親或爺爺呢?
如果你能提前跑到人生的終點站,往回回溯你的一生,在你人生百年之內(如果你真的這麼不幸,既壽且考的話),你共有3萬6500多天好活,這些日子如果你都不知要幹些什麼,才會快活且精神奕奕的話,那很抱歉,上班時渾渾噩噩,自然為常態。
但如果你知道你做些什麼,會讓你很快樂、很興奮,很有成就感的話,那當然,你也將明白你該在職場上做些什麼,才會讓你容光煥發、前途光芒四射!
問題出在你對你自己的人生沒什麼想法,所以,你才會被困在職場上,不知該怎麼辦。
你或許會問我:"我對人生有很多想法呀,我想出國去玩、想學陶藝、畫畫或吃美食大餐,但白天要上班呀,哪有可能辦到?"
這是個好問題,但仔細去想想,如果你心中確實有一張讓你人生快活的藍海地圖的話,那麼,當你此時此刻身陷在泥沼當中,或者在怪獸叢林裡動彈不得時,你是要每天唉聲歎氣,還是要拿出你的夢想地圖來,丈量一下你此刻的年紀、現狀與職場座標,然後想出一條走出死亡幽谷的道路呢?
朋友,人生之所以有趣,是因為充滿探險的驚喜與樂趣,這些驚喜經常都不是美好的經驗,比如像摔落山谷、跌入池塘、被怪獸老闆的血盆大口亂咬一通等等,因為這些不舒服的感受,讓我們想要往前走、往自我感覺舒適的地方邁進。
如果你心中自始就對你的舒適圈沒感覺、沒想法,也沒有勇氣走出現狀去追尋,那當然你會繼續坐困愁城而深感前途茫茫了。
年輕的時候,我也是如此的,常常感嘆舉目皆是無知之人,不懂得拔擢我這樣的長才,還要反過來打擊我、壓抑我,導致我前途茫茫,心生怨懟、不滿與憂慮。
後來我才想通了,如果我真的是個人才,真有翻山越嶺的本事,那我為何要傻傻的坐在五指山腳下,卻沒有勇氣往峭壁上爬呢?如果五指山真爬不過去,那我就一鏟、一鏟的挖開它!
人生是因夢想而偉大、美麗的,也許你想做的事情,在世人眼中是一件很愚蠢、荒謬的事情,但只要有益於人、有益於己,那何樂而不為呢?何不鼓起勇氣去闖一闖呢?
許多人想不通的是,生命是在環境裡創造自我的圓滿,而自我的圓滿是來自於自己能與環境合諧相處,當你能找到你與惡劣環境的和平相處之道,其實你已經接近你的職場終點站了!
那個職場終點站也許是一個備受賞識的總經理職務,也許是一個每天快樂掃地的清道夫,也很可能是每天在家洗碗做羹湯的工作,但無論如何,你樂在其中並對工作成果備感成就,這就彷彿一輪旭日每天在你心中燃起,在你工作的時候光芒四射著。
哇!活在這種職場人生中,天天是個終點,天天也是個興奮的開始,你還能說你前途茫茫嗎?
別忘了,一個腦門生光、每天和顏悅色對人的上班族,也必然是備受主管賞識、同事接受與客戶喜歡的上班族。當你懂這道理時,別忘了分享給你的朋友,讓更多人免於職場慢性自殺之路吧。
by 王志鈞 外星地球人

怎樣為興趣工作?

每個人都想為興趣工作,但怎樣做呢?
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,但卻很難回答出個好答案。因為每個人的興趣不同,喜歡做的事也不一樣,所以如何為自己的興趣工作,是很難有標準答案跟方法的。
但有個簡單的原則是,一定要先弄清楚自己在職場上喜歡做什麼?再來談喜歡什麼興趣?
自己喜歡做什麼工作,有時跟興趣是無關的。一個不為興趣工作的人,其實也可以很快樂,關鍵只在於自己有沒有樂在工作。
興趣是一回事,工作又是另一回事,快樂則是另外一回事。這像三個圈圈,彼此可以重疊、有交集,但也可以不重疊、沒有交集。
先要把這個三個圈圈搞清楚,一個上班族才可以去問:「怎樣為興趣工作?」
你要很清楚地先知道,自己不是因為工作不快樂,才想要到私人興趣裡尋求快樂。因為一個不知道如何在公眾場域樂在工作的人,一旦把興趣變成了工作,興趣將成為一種負擔,這種負擔如果不知如何苦中作樂的話,也會是一種辛苦。
工作可以很快樂,也可以很不快樂,這和興趣是無關的。你可以喜歡工作,也可以喜歡興趣,這兩件事情也是不衝突的。但如果一個很懂得享受工作的人,也能知道如何把興趣變成工作的話,因為興趣本來就是自己愛做的事,那當然工作起來是快樂加三倍、四倍以上了。
在美國西雅圖的漁市裡,有一家全球知名的派克鮮魚公司,裡面員工都帶著微笑在賣魚。他們一邊賣魚、一邊扔魚,一邊耍寶、一邊結帳,逗得顧客哈哈大笑。在這家魚舖裡的每個員工,都是為興趣工作嗎?每個人生來就愛賣魚嗎?
當然不是,他們只是擁有一個良好的企業文化,並鼓勵員工建立良好的工作態度,也就是「玩耍」。在他們的魚貨攤四周,經常簇擁著圍觀的人群,只為了瞧瞧他們賣魚的拿手絕活--丟魚。
派克鮮魚公司塑造了一種賓主盡歡的銷售事業,因此名揚海內外,成為許多大企業爭相取經的對象。但這家魚舖裡,員工就沒有性格不和的摩擦嗎?就沒有互相看不順眼的同事嗎?難道也就沒有愛刁難的買魚顧客嗎?
我相信是有的,只是在一種團隊的愉悅氣氛下,瑕不掩瑜,許多的工作苦惱、枯燥、乏味與齟齬,都會在歡樂的氣氛下被化解掉了。
派克鮮魚裡的員工,難道不會有人有愛煮咖啡、喝咖啡的興趣嗎?他們為何不轉行到星巴克咖啡店去服務呢?就在咫尺之遠,不就有另一家名聞國際的咖啡連鎖店,可以讓愛喝咖啡的員工,為興趣而工作?
朋友,別傻了,有時興趣一旦變成工作,可就不再那麼悠閒愜意,可以樂在興趣、享受興趣了。
除非你有本事靠自己就能樂在任何工作,不受環境影響,否則,選一個能讓你感到開心的公司、團隊與企業文化,是遠比孤單一人為興趣工作來得重要。同時,選擇一個能讓你的專業能力發揮得淋漓盡致的職場單位,也是選擇工作的重點。
有時,興趣之所以有趣,是因為一個人就能樂在其中,而且不受人打擾。但工作基本上是團隊的,不可能一個人悶著頭幹,勢必要與人溝通、協調並合作。
如果你並不清楚如何在職場上與人合作愉快,那麼,一旦你把興趣變成了工作,而又不知如何樂在工作,豈非直接砸了你的興趣,讓人生僅有的一點私人興趣都消失無蹤了?
為了不要讓你的興趣被工作給毀了,建議那些想為興趣工作的年輕朋友,應該趁年輕先在職場上累積如何歡喜工作的要領,這包括提昇你的溝通力、協調力與工作效率,同時也要提升自我的抗壓力、情緒EQ與自我解嘲的能力。
沒有這些職場上的軟實力,再加上專業的硬實力,就不太可能把興趣變成有趣的工作,因為興趣往往變不出現金。跳過職場馬步功,直接把興趣變工作,我想,往往結果只會曲高和寡、坐困愁城,而不是樂在興趣了。
怎樣為興趣而工作呢?我覺得要先想想:「怎樣不為興趣工作,都能樂在工作」,然後才有資格再來想:「如何喜歡工作,又能為興趣而工作」,這才是正確的思考順序。
再說一遍:當你能在沒興趣的地方存活,你才具有能把興趣變成工作的本錢。許多年輕人沒工作本錢,卻妄想為興趣工作,我覺得這是把次序弄顛倒了,並不容易成功。
by 王志鈞 外星地球人

一定要把工作当兴趣

by www.cnfol.com

如何一辈子不用工作我常常听到好多人抱怨:“工作真辛苦!真希望一辈子不用工作。”

  以前我也时常这样想,最后我终于找到了秘诀:现在我一辈子也不用工作了。你们是不是很想知道这是如何做到的?让我告诉你,那就是找一份你真正喜欢的工作。

  当你找到一份你真正喜欢的工作并且一辈子做它的时候,事实上你是在从事你的“兴趣”,并不是在工作。千万不要以为我在跟你们开玩笑,因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成功的重要秘诀。迈克尔乔丹34岁便已经有8000万美金的年收入,其中大部分都是耐克、麦当劳、香水厂商及很多其他厂商给他的广告费和红利。这些是他以拍广告为工作而得来的收入吗?并不是,他是做他真正喜欢的工作——打篮球。当他把篮球打好,金钱、名声、副业、享受便紧跟着来,甚至他还到好莱坞拍电影。他并不是在为赚钱而工作,也不是在为出名而工作,他是因为喜欢打篮球而去打篮球。曾经,他也对篮球失去过热情,放弃他如日中天的篮球事业,去打棒球。因为他小时候最大的兴趣除了篮球就是棒球,但后来发现这不是他想要的,于是他又重新燃起了对篮球的兴趣,重返,更上一层楼。

  大部分人都在为赚钱而工作,为生活而工作,为不得已而工作,根本不喜欢自己的工作,毫无热情地对待工作。上班一条虫,下班一条龙。试问,这样的人,怎么会成功,怎么会快乐呢?

  成功需要全力以赴,全力以赴需要你对它有极大的热情与兴趣,过程中一定会遇到挫折。如果你现在做的事业不是你的兴趣,你不喜爱它,是很难坚持到底的。

  微软公司的总裁比尔盖茨是如何成功的呢?我访问过他们公司的行销部经理,他说比尔盖茨本人是个工作狂,对工作抱有极大的狂热,经常坐在电脑桌前不知黑夜白天地工作十多个小时,然后,吃一个汉堡,也不确定是中餐或晚餐,接着,趴在桌上睡着,几个小时后继续这样的流程。

  后来我研究比尔盖茨,才发现他中学时代便已经将电脑作为他毕生的兴趣了,他甚至可以免费为别人设计软件,只为了有使用电脑的机会。

  试想这样一个热爱电脑的人对这份工作能不全力以赴吗?这样全力以赴工作的人能不成功吗?

  我在多年前便觉得,将来我找一份工作必须符合以下条件:

  1.时间自由,不受约束;

  2.收入自由,由自己努力发挥而增加;

  3.能接触人群,结交朋友;

  4.能学习成长,不断提升自我;

  5.能环游世界各地,旅游不同的地方;

  6.能对人有帮助,经常与人分享我自己;

  7.这事业本身能永存于世,不会因为我的逝世而消失。

  我一直在寻找能满足我这些条件的工作,但不容易找到。我本来要去报名参加歌唱比赛,因为我爱唱歌,后来发现并不能符合我每一个需求。直到20岁那一年,我上了好多个人成长的课程,帮助我潜能开发。我开始注意这个行业。接着我见到了全亚洲一流演说家陈安之,世界潜能大师安东尼罗宾,世界一流行销大师、世界一流推销训练大师、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人、全世界最伟大的人际关系专家等各行各业的顶尖人士70多位。之后,我开始设定目标。我要和他们一样,将我学习到的经验和智慧实践在我自己身上,我相信,这些大师们能做到的,我一定要做到。

  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,设定了人生方向,因而让我在祖国各地风尘仆仆地去分享我改变的经验,通过帮助别人去得到他想要的,也帮助了我自己得到了我想要的,甚至开展了我的演讲事业。等到我实在分身乏术的时候,为了能帮助更多不能亲自来听我演讲的人能获取这份资讯,我们公司发行了磁带与书,我的第一本书《21世纪非常成功学》在出版两个月内,成了社科类畅销书排行榜冠军,第一版脱销一空,紧接着连续再版,我在全国的演讲行程也就更紧凑与忙碌了。我不仅不感到疲乏,并且还乐在其中,因为这完全符合我所设定的工作理想与条件,这是我的兴趣。

  这就是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来工作会成功的原因。

  一个人一辈子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是最大的悲哀。把生命中大部分时间奉献给了痛苦与无奈,什么时候能改变呢?

  你不一定要把兴趣当工作,但一定要把工作当兴趣。

  自我分析:

  1.我理想工作的条件:

  2.假如确定我不会失败,我会做什么工作

  3.假如我已经实现了所有梦想,那我还会做什么工作?

  4.假如每一份工作给我的薪水都一样多,那么我会选择什么工作?

  5.假如我已经退休,但还要从事一份工作,那会是什么?

  6.我喜爱我目前的工作吗?为什么?

適合自己的工作比自己有興趣的工作更重要

適合自己的工作比自己有興趣的工作更重要
興趣跟特質差異很大,很多人找工作都會從自己的興趣去著手,但是,能不能在一個工作做的長久或是有發展,往往卻是自己的人格特質,其實興趣是可以被培養的,而人格特質卻是天生的很難去改變的,這也說明人要找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,而不是去尋找自己覺得有興趣的工作。
還記得小時候老師一定都會問我們「長大之後想做什麼?」,我記的大部分同學不是想當醫生,就是想當老師或是飛行員,隨著年紀漸長很多人的志趣慢慢都改變,到了現在我比較在意的是「自己未來適合做什麼?」,因為,人的興趣是會隨著自己的年齡漸長不斷的改變,喜歡的東西會不斷的改變,但是,人格特質確是隨著年紀越長,越不容易改變的。
我有一位遠房親戚的小孩,從小志願當醫生,而且成績也一直很好,有一天他跟我來談他未來大學聯考的志願,當然他希望能以醫學院作為他未來的首選,但是,這位小朋友從小就怕血,也害怕看到失去生命的動物,而且他喜歡有創意不喜歡被約束,我跟他建議要思考清楚自己到底適不適合成為醫生這個職業,因為家人堅持他還是去唸了醫學院,只是讀了沒幾年之後,他就很後悔的想轉系,因為,他越唸越覺得自己的個性根本不適合醫生這份工作。
很多年輕朋友常常會跟我說「Peter老師,我想做人資」,當我問他為什麼會認為自己適合作人資時,很多人給我的回答都是「因為我喜歡跟人相處」,我很好奇的反問「你是如何跟別人相處的呢?」,通’常大部分的人都回回答我「我大學跟社團的好朋友一起工作,或者是我很喜歡跟我大學同學一起逛街,大家相處的都很愉快」,我聽完點點頭之後,都會再問一句「那你喜歡解決別人的問題嗎?你喜歡去管別人不高興的事情嗎?」,這時候大部分的回答都是「我一點都不喜歡,我最討厭管別人的事情了」,這時候我會緩緩的告訴他「如果你討厭去解決與處理別人的問題,那你知道HR的工作每天都是去處理人的事情,也是你最討厭的事情,你覺得你合適這份工作嗎?」。
這讓想到去年我同學曾經跟我說過一個笑話,有一位高中畢業生,從小夢想當將軍,可是當他到軍校唸書,第一天教育班長要他臥倒爬行的時候,他很生氣的拒絕,班長問他為什麼?他回答說「我是來當將軍的,而不是來當小兵的」,班長回問他「你沒當過兵怎麼可以當將軍?」,這位學生回答的很妙「將軍不是只要在部隊後面搖旗吶喊,叫大家往前衝就可以了嗎?」,很多人對於工作都是「心理以為」,這應該算是夢想,其實也不是壞事,只是夢想往往跟實際落差還挺大的,這時候要拉近這彼此之間的差距就是自己的人格特質,如果當自己特質無法克服原來有興趣的工作,興趣很快就會被磨平,夢想也就會隨之破滅,就像我所舉的想做HR朋友的例子是一樣,最後現實裡人資都要處理人的事情,偏偏他討厭處理人的事情,只想跟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一起玩,相信沒多久這個人就會黯然的離開人資領域。
你到底要從事哪一行?最好的答案就是先了解自己的個性到底適合做什麼?當工作適合度越強,你就會從工作中培養出自己的興趣,成為你的最愛。